本帖最后由 徐杨兴 于 2019-5-18 16:25 编辑
六十年后寻根来 一一柘荣县徐氏三兄弟回浦城寻根记 (徐德让) 2019年4月29日,福建省柘荣县徐显荣丶显忠丶显芳兄弟三人各携夫人造访浦城徐氏三贤研究会,受到了在会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据了解,徐家三兄弟出生于浦城,早在50年代末期,其父徐彬(谱名德福)曾是浦城县商业局的干部。因工作的需要,被调往政和县任职,后又调往柘荣县。自此,年幼的三兄弟便随着父母的迁徙而定居柘荣了。之后,兄弟三人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经奋斗,都分别成为中学高级教师和科局级干部。值得称道的是:徐彬先生为人厚道且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他良好的教子之道将子女一一造就成材,其孙辈更是出众,竞培养出了一个教授和两位博士,也因如此,如今在柘荣,他这一家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之家。正应了那句“祖宗有德,子孙显耀”了。 光荫似箭,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当年年仅七丶八岁的老大徐显荣如今已迈入古稀,老二显忠老三显芳也都进入了花甲之年。 “百善孝为先”,柘荣徐家三兄弟这次回归故乡,除了探访亲友,实际上还有任务,这就是遵照其父的遗嘱:回浦城办两件大事,一是找到爷爷的坟莹,把奶奶的骨灰和爷爷葬在一起;二是寻根续谱,以延续家族史。 说来也巧,29日这天早上,他们一行六人在一早歺店吃早歺,当问及老板:“去山桥徐氏祠堂怎么走?”时,正好遇上了浦城徐氏副会长慧琴女士,几经对话,便与浦城徐氏接上头了。 依照所约,上午9时许,浦城徐氏三贤研究会的新任秘书长徐春季丶老秘书长徐允如,以及研究会的支部书记徐德让等,便开车到达他们一行下榻的宾舘来接他们了。当双方见面时,三兄弟中的老三徐显芳一眼就认出了徐德让。原来,早在2016年参加“全球徐氏联谊会2016年年会”时,他俩就已认识,并且已有照相留念。如今,老朋友相见尤显亲热。宾主双方寒喧毕,便都上车前往浦城徐氏大宗祠拜谒。 祭祀了徐氏先祖之后,他们一行又参观了徐氏蟠桃园。出于时间关系,双方在祠堂的会议室只进行了短时间的交流。很快,便又驱车到了设在水南的徐氏研究会办公室。早已在办公室等候的老会长徐德明丶常务副会长徐忠善丶副会长徐银金等很快地迎了出来,一番亲切的问候过后。接着,话锋便直奔正题。我们首先问及的是他们的字辈,孰料一点即中,因为他们的回答是“祖父道字辈,家父德字辈,自已显字辈,儿子是名字辈”。显然,他们的“开宗明义”,方便了我们为之“寻根”。 由于我们对浦城徐氏的几个主要支系都有研究,所以当即便告知他们说:“你们属于溪东徐氏一脉”。为示真实性,我们很快地找出了《溪东徐氏宗谱》,并将谱中的“字辈歌”展示在他们面前。为便于他们详细了解自已的源流和脉络关系,还赠送了由徐德让编纂的《福建闽北徐氏联谱》一册。 问祖寻根通常需要三代人以上能“对号入座”才行,如溪东徐氏字辈歌是: 仁义礼智信恒远绍前儒诚正修齐治道德显名誉 继绪为忠孝传家在诗书勤俭遵模范圣贤守步趋 面对溪东徐氏字辈歌,他们已对上” 道丶德丶显丶名丶誉”,这就充分说明徐彬先生在离开故乡时,对家族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给儿孙取名时就不可能一字不差了。 柘荣徐氏兄弟对自己的字辈虽也能道出一丶二丶三,但“溪东徐氏字辈歌”还是首次见到。他们为能很快地寻到根而深感欣慰,为向研究会表示感谢,也为建设徐氏宗祠略表心意,他们当即捐款3000元,并说:“因为所带现金不多,今天只能略表心意。请你们把账号给我,今后我们还会有所表示的”。老秘书长徐允如代表研究会全体同仁向他们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并表示说:“今后,你们如果要续修家谱,我们一定会尽力助修的”。 中午,宾主在全嘉福酒店共进了午歺,此间的热情洋溢之情容不絮述。 隔日清晨,徐春季和徐德让二位宗长邀请原莲塘镇九秋村老支部书记姜隆祥先生,一起陪同柘荣徐氏三兄弟到了莲塘九秋村的十里排自然村。经査询,宗谱《里居》一节中所载的:“十里排始迁祖徐森源”早已作古,而其后人对族中典故却一无所知,因而,对寻找兄弟三人之祖父的坟莹却查无是处,如此,便只好失望而回了。 由于在浦城不能久住,5月3日早上,徐显芳宗亲发来微信以示告别,他说“我们回浦城已有一个星期了,今天准备回柘荣,请你们一定到柘荣玩,我恭候你们的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