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9 14: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
* u5 @0 j' N8 M温情与苦难——读《活着》有感
0 m* _ Z; i W" B6 {( s) M& r& U9 e6 I; T$ a; x
8 Z5 ^2 j/ k; M( d, C# \
; z% {: U' B% p+ V8 C4 k8 B《活着》向读者传达了“亲情”这种感性的温情,它是小说主人公徐福贵在苦难的一生中坚强活
+ n- _( E% e% f2 E6 Y7 b9 o下去的理由。面对一个个亲人的死亡,福贵一家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和理智,他们相互扶
; F/ L/ `/ \4 Q( S/ U* L' o0 x. B' o持、相互安慰、相互理解,演绎了一场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正是亲情让徐富贵战胜了死亡,与
8 u: g8 d/ i. V9 ]& l命运之间的相互博弈他选择了不放弃、不抱怨,最终将亲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吃撑自己坚强的活
+ \/ u0 }$ O, I. `7 Y m下去。
7 R7 c8 w. z* Y R* ~% r( J徐福贵本来是旧社会中有钱地主的阔少爷,却因为腐化堕落、嗜赌成性而败掉了家中所有的财产
5 C) W" r+ b/ v G8 Z,一下子坠入了窘困潦倒的境地。虽然他顽劣不堪,输光了家产,让人咬牙切齿,但还是得到了% l5 k t* p$ i& n1 w% x3 T, g- u
家人的原谅。气归气,父亲还是将房子和一百多亩地都抵押了还债,叫福贵亲自担铜钱去还债,# ^: _9 P3 e0 |' j6 h. u2 D
从而让他“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而福贵的母亲和妻子,两个旧时代的所谓“大家闺秀”她们) U* u$ R' p5 X6 h
对福贵的原谅和包容,是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听到他输光家产后,母亲只是抹着眼泪说:“上
5 k. H6 B; G+ y6 P% [+ e; A梁不正下梁歪。” 她还在心疼福贵,没有怪福贵,反倒是去怪福贵父亲。妻子则哭着替他捶背," E) J: s; m2 M+ g$ j; q
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当父亲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后,母亲和家珍都不敢怎么大声哭
8 g: l3 Y6 [: a- A( W; W+ S,她们不是不伤心不难过,而是怕徐福贵想不开,跟着去了。她们都知道只要亲人活着就好,即
; F5 X0 H4 C- U$ p使穷困也不怕。
: P, y. m5 o; a: l正是这种浓浓的温情让福贵从忏悔和痛楚中走了出来,开始承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然而
$ }4 F2 r! L4 E" p" f,妻子家珍不久后就被丈人领回了娘家,好端端的一个家成了砸破了的瓦罐似的四分五裂。再坚
* D+ A/ l( n" H( A0 z强的男人也感到了自己的脆弱,他开始失眠,整日无精打采,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因为还1 H4 u3 d, k6 l$ @) h+ Z
有凤霞,还有这个家。城里小姐出身的家珍不仅没有嫌弃这个败落的家,最后还抱着儿子有庆回% D3 u( J$ A3 p8 g( I2 J; U; C
来了,福贵看到了新的希望,也开始心疼自己的女人了。
5 t) r7 \/ y" ~然而,生活似乎是脆弱的,经常要遭受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外在力量的干预。当福贵一家人过上平9 h/ C6 j- r2 T' k' M H
静团圆的家庭生活的希望刚刚点燃的时候,福贵因为母亲生病而前去买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4 y* G" H% |; T+ z& E2 E
党抓取当壮丁,后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儿9 y$ S2 [& b, p
女。然而命运的悲剧没有停止,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死亡的命运接. I2 g; X; {, c2 A1 \
踵而来的出现在福贵亲人的周围:儿子为抢救县长的妻子而被抽血过多致死,女儿因难产而死,6 |" n4 \3 {3 {" C3 L: `% ` z
妻子因巨大的悲痛与劳累过度而死,女婿在工作中被石板压死,外孙因发高烧后吃了太多豆子而
% Y* H- w# s8 O" W0 k5 y胀死。小说中仅有的一家人之间的温情被一次次无情的死亡给撕裂得支离破碎。最后福贵只剩下
) k& L) |9 |. A4 t# g, ~自己,和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 q( M3 `% m1 [ {
也许,在读者眼里,福贵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在一次次失去亲人,一次次遭受苦难中,逐渐
2 j, U, e9 s7 M. j' A" c7 @: w改变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能够超然的看待世俗,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痛恨,没有抱怨,$ J& B4 {& s* S0 I" D+ K$ ~
最终收获了生命的真谛,活着是生命的唯一要求,正如作者所说“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它的力5 R$ K9 I" a* p t+ X2 L; i
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 j0 e( {; b# p- O- C
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苦难在所难免,人唯一可做的,就是超然,忍耐而又不失" [& V: q, n: q- k( s
热爱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让生命不论高贵或是卑贱,都继续下去。这种生命哲学最终在福贵的歌. m4 Y) {. Z6 C' l& A
声中得到了升华:“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梵高在《渴望生活》中写道“生# O- c/ n$ h8 f
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
! C& |9 }! k; C4 j1 f' l' L' v是我要前行。”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难免遇到一些挫折,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上的不顺
, H5 J. {: ~, L! S, Z9 U: s心,家人间的不理解种种,在主人公福贵面前可能只是微不足道,我们从他身上似乎挖掘出活着: n- [. C0 I1 R3 S! q7 f
的真正意义,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
: V# n6 ?0 w% V9 p# D8 Q: T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
) _. F6 l% S" N。那就改变活着的态度,或好或差,或悲或喜,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
) Q2 N0 ?/ C" _5 ]6 B, k曾经努力过。也许就足够了。! A* o B6 @8 y3 p7 e
作者在末尾写道“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出结实的- A2 | ~2 w% U. k$ d0 A" j" R2 l4 Z
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其实,那是远
" `" U9 U8 j) U方的希望在召唤,召唤着沉睡中的万物,召唤着那些命运坎坷的人们,也同时在召唤着新时代的
3 Y* k4 h7 f* @, Q到来。% n% D' T) G% c; ?
" @ Q- a0 S" ~% ]) e! Q z4 w3 V) i7 y& J/ r3 W% y( o# K,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