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亭乡2021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各村: 农业部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是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辐射带动更广范围、更大面积均衡增产。是突破资源约束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兴粮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为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开展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工作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的安排,在我乡庙湾村、棠岭村、柳墩村、东峰村和南山村产能区建立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示范片。为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种粮持续增收为目标,借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各方力量,以农业科技入户和种植示范户为载体,坚持“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效益”的原则,突出提高农业科技集成技术应用率,提高种粮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乡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示范片落实:我乡在2014-2020年建设的粮食产能区庙湾、棠岭、柳墩、东峰、南山、深坑和盘江村7个示范片,示范片面5670亩(稻作类型中稻),2021年优质稻示范区1个片,地点棠岭村,面积200亩。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辐射带动全乡优质稻1万亩。 推广水稻机插育秧;推广水稻“五新”集成技术,推动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实现良种覆盖率100%、主推技术应用覆盖率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 三、水稻“五新”技术推广 (一)示范主推品种 选用超级稻品种中浙优8号和华浙优261。 (二)主推技术 1.开展机插集中育秧,统一使用防虫网、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水管、统一专人管理。 2.合理密植,插秧机密植规格统一调至16cm×30cm。 3.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4.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指导科学施肥,为进一步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增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提高水稻产量为目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要围绕测土、配方、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片农户提供一看就懂、一教就会的配方施肥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肥方法,尤其是改变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观念,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指导使用高产节本新肥料:如氨基酸营养液肥、水稻专用肥等。同时调入优质批发价的化肥(如撒可富水稻专用肥等)让农户购买,减少农户种植投入。产能区是油-稻轮作,结合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油菜收割后统一使用桔秆腐熟剂。 5.病虫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防治工作。要重点监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要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由盘亭农友病虫综防专业合作开展统防统治,统防统治面积达100%。 6.专业化服务;针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将重点示范推广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少耕、机耕,努力推进机插和机收等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水稻生产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四、工作进度安排见表 2021年盘亭乡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工作进度安排表 | | | | |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选定示范组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 | | | 统一机耕、统一机插育秧、秧田管理、机插合理密植,指导大田基肥使用,制定实验方案,安排试验,指定人员管理。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组织召开机插秧现场观摩会 | | | 抓好插秧后的大田田间管理,包括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病虫防治、大田水的管理和烤田等工作,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 | | | 主抓大田后期病虫综防工作,组织专家做好
示范区的测产验收工作,统一开展机收。 | | | 做好示范区总结、分析工作。全面总结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中的成效和经验,为来年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工作提供经验 |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我乡成立了以乡政府乡长为组长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农技站站长担任技术指导组组长。领导小组主要协调行政、资金、技术等各方力量,确保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顺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站长任办公室付主任,协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负责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日常工作。 (二)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根据农业科技入户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的要求,在示范片开展种植大户和关键农事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前来授课。今年计划开展五期培训,产能区内所有农户均要接受培训,同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的技术内容有:一是培育无病壮秧。做到种子消毒处理,精量播种,精细管理,培育带蘖壮秧,并带肥带药出秧田。二是合理密植。插秧机密植规格统一调至16cm×30cm,确保亩插1.5万丛左右,基本苗达5万左右。三是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土壤测试,并根据超级稻的产量目标测算用肥量和氮、磷、钾的比例,提出施肥方案,制作施肥指导卡,分发到农户。指导农民按超级稻需肥特点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确保超级稻早发、稳长、健壮、大穗、不早衰。四是科学管水。做到浅水插秧、返青、促蘖;间歇灌溉、适时烤田控苗壮秆,足水孕穗抽穗扬花,湿润养根灌浆成熟。五是严控病虫。在示范区加强测报检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为主攻对象,加强统防统治,严防病虫暴发成灾。由于目前的超级稻组合均不抗稻瘟病,因此要密切注意苗瘟、叶瘟、穗瘟等各环节,一旦出现叶瘟或破口抽穗期遇不良气候,要及时扑灭。 六、宣传报道 发送水稻“五新”技术推广信息5篇,其中省农业信息网要发表1篇。5月——6月建立标牌。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工作进度。 七、资金使用 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加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资金的监管,县农业局要求产能区各建立一个示范片。建立机插集中育秧示范点,实行种子补助。示范区内机插秧推广补助,开展试验,制作实验、示范标牌费用,田间观察记载补助,现场观摩2场,培训5次,开展测产验收、发放技术资料等费用,档案管理与资料汇编(资料收集、建档、汇编)、费用投入,参与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建设村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八、验收总结 (一)配合县农业局,分时段到产能区示范片内抽查关键技术落实情况,严格执行考评标准和程序,在10月上、中旬水稻成熟时,邀请县局有关专家、领导,统一组织对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并将测产验收结果及时上报县农业局。 (二)开展示范区种植效益的定点调查、分析。开展成本核算调查,分析经济效益,为依靠科技提高粮油产量和效益提供切实可靠数据。 (三)在水稻育秧、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季节,项目组在科技人员对水稻生产全程指导和记录记载的基础上,及时邀请县农业局领导和专家到现场指导工作,并组织全乡村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种粮大户到产能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开展技术交流。同时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既要总结归纳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的成效和经验,又要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既要做好分季节、分阶段的定期总结;既要做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等工作层面的总结,更要做好经营管理、工作方法、组织方式等机制创新方面的总结。
盘亭乡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8日
抄送:县农业局。 中共盘亭乡党政办公室                                                     2021年6月28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