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木材致密,可供雕刻等用,也叫公孙树。
在平常时候,银杏树极为平常地存在,一旦到了深秋,便开始光鲜夺目。没吃过银杏,也不感兴趣,但对于深秋时候地银杏树我是非常喜欢的,喜欢满树黄色。与一般的黄不同,那黄要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太艳,少一分则没了味道,黄中带绿是不受待见的,满树齐刷刷变黄才好,东坑有两棵银杏树,三百多年的树龄了,到了秋季,我老过个三五天便去看上一回,不为别的,就为看到满树皆黄的景象。
一听说九牧渭潭吴墩头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就在昨天,我跑去看了。
出发时还是阴云的天气,从渭潭往吴墩头的方向,随着蜿蜒盘旋的水泥路面,一直往上,雾气逐渐弥漫开来,终于到了吴墩头,能听到人的说话,距离拉近些,才看见是几个人簇拥在一起聊天。村民说这里的雾天景象很容易看到,问及是否是因为海拔高的原因,他说,海拔也只有800多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部分银杏的叶子已经掉落,遍地都黄黄的,村民替我惋惜,惋惜的是来迟了几天,就是前两天晚间下了一场雨,然后刮了一下风,树叶就落了,而且是大规模的掉落。不过即便如此,树枝上还能看到一片黄色。我是挺满意的。
雾中景象是很迷人的,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我很是喜欢。站在银杏树底下抬头望,这银杏树枝干遒劲,健康向上,粗大的树干估计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围拢过来,有个奇怪的现象,在树干一侧长满了苔藓,苔藓绿得发油,显然长得很不错,树干另一侧却不见长,这又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树也分阴阳两面吗,苔藓喜阴,估计那一侧是北吧,另一侧则是南了。
大树的底下俨然就是个活动场,怕冷的老太,提溜着火笼,来回走着;几只鸡在追逐、刨食,显然自由自在的;听到几声猫叫,却不见影子,八成是只白猫,如果是黑猫,怎么也能露出个大概轮廓。
在银杏树的边上还有几棵红豆杉,都有几百年的树龄,只是在银杏树的面前,只能充当配角了,红豆杉有落籽,红色的,一场雨过后,那籽湿了,不能吃,可惜。
站在至高处往下望,远处还是朦朦胧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