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朋友的家门,我告诉他今天的目的地是仙阳荣华山,“荣华山上有方竹,值得一看”朋友随口提到,不曾料想,却将我的兴致提起了不少。
浦城是毛竹之乡,大山里很容易见到毛竹的身影,除了毛竹外,还有其它的品种,如紫竹、苦竹什么的,鲜有的凤尾竹,也在一朋友家见过了。
听说方竹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500米的高原山区,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是吸收大自然之灵气生长的稀有之物,在全世界仅产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国家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贵州桐梓县篝坝山、柏芷山等地。
当听到我们这边有方竹,而且近在咫尺,我又怎么能错过呢。
到仙阳,从荣华山脚下,一路古道,拾阶而上,古道的石阶多为开山石所砌,石块大小不一显得有些“乱”,砌成的石阶却也平整,也有石阶是直接在岩石上刻凿而成,沿途的树木多为杉树,高大而均匀地排布在古道旁、山体上。上山的方向背东朝西,一路上没有太多的阳光照射,走在道路上略显安静,只有林中稀疏的鸟叫和远处道路上车辙轧过路面发出的声音。
过了两个凉亭后,到第三个亭子时已经是山顶的位置了,站在亭子边上远处的村庄房屋尽收眼底,回头望,有一处房舍,看建筑是庙宇结构,边上毛竹围绕。绕着山脊有竹林处转悠一圈,终究没发现有方竹的影子,之前对于方竹也只是听朋友闲聊时说,方竹看上去是圆的,摸上去实则是方的,于是,想通过抚摸毛竹来获得感知,但这怎么也没有那种四方的手感。顺着土路下坡,来到庙宇的大门口。
仙游庙,寺庙四平八稳地端坐在山坳处,有些古朴。对于庙宇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不为佛像,多为建筑,这份古朴愣是将我吸引,进了庙门,对着房顶上的飞檐出神好一会儿,不经意间发现进门左侧处好大一丛竹林,再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我要找的方竹么。有着蓦然回首的感觉。
都说眼见为实,这竹子远看和我们这边一般小竹子无二致,但走近了,你却发现还是些不同的,方竹的竹节头带有小刺枝,有些竹杆上还均匀分布着小刺状,摸上去却不扎人,代替的是一种麻酥酥的感觉,将手指握住竹杆,能明显感觉四方的棱角。再看竹叶绿色婆娑的,就如一座座翠色的塔,竹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明亮亮、绿油油的,那阳光透过竹林的间隙在地面上留下狭长却有些杂乱的影子。
方竹林的对面有一棵好几百年的桂花树,一块太湖石,在寺外有三色泉,至于庙后有一口井,据说是当年炼丹用的,还有黄巢寨,只是对于这些东西我没有做详细的了解,或者说,就现在我已经被这一方方竹给迷住了,容不下其它了,这就是专一吧,呵呵,就让我再静静地看会,就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