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村庄里安静极了,人们大多去田地里收获农作物,野外处处是丰收的景象。老旧的小路,溪流在一旁发出潺潺的声音,那些落叶乔木,树叶颜色变得丰富起来,红的枫叶,黄的银杏,还有纯粹是凑热闹的白色的桃花,就三两朵,在突秃的枝干上开放着,有种莫名的桀骜。大自然的现象总是千奇百怪,是如此的包容,那美的丑的,各顾各忙着。
春播秋收,秋天注定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收获就有了晾晒,人们称之为晒秋。
晒秋,“秋”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热闹”些罢了。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在我们这晒秋也如其他地方一样缤纷多彩,红的辣椒,绿的白菜、白的红薯粉、褐色的油茶籽、银灰的薏米,有绿豆红豆,还有……只要是收回来的都可以晒,产量高的晒干方便储藏售卖,自然也是秋晒的主要物种,就像薏米、稻谷和油茶籽,晾晒用器具体积也就要大些,比如竹编的子,人们会在田地里开出一块地作为晾晒的场地,更有些干脆将水泥地面收拾干净,直接晾晒。像一些豆类、辣椒等,量相对要少些,各种型号的簸箕便发挥了作用,再不够,木板、锅盖都可以作为晾晒的晒场。放眼望去,房前屋后,田野里、路面上满是的,好不热闹。
别以为晒秋的只有农作物和果实,小动物也晒的,小猫最淘气,在晾晒的谷物上,边晒着身子,边在搜寻什么,莫不是想发现一片新大陆出来,有一只黑白相间花色的小猫,有点害羞,静静地躲在屋角的石头上,晒着身子,舔舔毛,等你靠近,有些怕生,胆怯地跳跑开了。
小母狗也是的,刚当了一段时间的妈妈,趁着阳光,带着刚开眼的小狗在路上溜达,见了生人一个劲地吠着,似乎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摇着尾巴的样子,又似乎在向路人炫耀着什么,这简直就是母爱泛滥了,呵呵
幸福的爷爷推着儿童车,车里是一岁多的娃娃,娃娃说话还不是很清楚,在学着说话,阳光洒在爷孙的身上,暖暖的,很是幸福。
深秋是一年里日子最短的时候,趁着阳光,趁着时间尚早,出来晒晒吧,晒晒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