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薏米,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了解,具体的种植历史已经无从追溯,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它的喜爱,薏米已经成为一些饮食品类的黄金搭档,像红豆薏米粉,八宝粥等都有薏米的存在。薏米的祛湿功效已近乎众人皆知,近些年我们这边已经有薏米酒作为新的品类出现在市场里,餐桌上。相信大家记忆中的薏米是那种去壳后的,你有见过薏米脱壳之前的样子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官路的薏米已经成为优质薏米的代表,而广泛种植。如今,农户家里有可能没种稻子,但薏米是无论如何都有种的,薏米属于经济作物,经济价值比较高,加上我们官路优越的地理条件,产出的薏米品质好,品质高的薏米糯性好。
霜降时节已过,薏米已经成熟,便进入了收获时期,田野里、山坡处放眼望去,多是薏米,秋天里,秋风送爽,风起处,沉甸甸的薏米弯着身子,随风摇摆,发出窸窸窣窣的撞击声音。
近段时间都是晴朗的好天气,薏米地里很容易见到在收割薏米的,这种农作物收割,没有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只能延续传统的收割方式,就着方形的木桶敲打。收割薏米多为两人配合作业,一方割,一方打。割用的是刀,形状和柴刀并无二致,只是刀身的鼻梁略微长些。一只手握住秆子,握刀的手,挥刀斜向砍将下来,掌握好力道,不可用力过猛,容易过度消耗体力;打薏米,方形的木桶内摆放着一个木架的铁筛,握着薏米秆子的胳膊抡圆了,打在铁筛上,打一下,抖动手腕,薏米谷便扑簌簌掉落在筛下的桶中,几个回合过后,拿插在桶旁的竹丫把子,敲打秆子一番,成熟的薏米谷都会掉落完全。打薏米其实挺累人的,不论割,还是打,这着实也体现了农民的不易。
等到方桶内的薏米谷够多了,就得停下来,将薏米再过一次筛子,有些人索性把木风扇搬到田边,将过筛的薏米倒入风扇,摇动手柄,那些枝丫、叶,什么的都飞将出去。晒了一两天的薏米还要过一次风扇,这样剩下的薏米谷就都是饱满的了。
秋收时节的农民是最累的,但也是开心的,从播种开始、施肥、除草、直到收割,无不透着心力和体力,当看着丰硕的粮食进入粮仓。那曾经的辛苦换做了笑容,洋溢在一张张黝黑的脸上。相信这也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