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关于红薯的叫法很多,但我更喜欢番薯的称呼,因为老家就这样叫的。据说,红薯在明代时引入中国,看来在中国的历史也颇久了。
生长在农村,对于番薯是要格外亲切的,从记事开始,秋后,番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我们,早上吃的粥是和番薯一起熬制的,平常的零食也是番薯,将蒸熟的红薯切块,在炉火中烘干,上下学路上吃上一些,味美且充饥,也有制成淀粉用来做菜勾芡时用,炒猪肝、瘦肉时拌上些许番薯粉,炒出来的菜鲜嫩滑爽无比。最难忘的要数,番薯片和番薯丝了,将番薯焯水至半熟,然后在阳光下晾晒成干,像极了小时候的未经油炸的虾片,过年了,再将先前晒干的番薯片或番薯丝拿出来炒,炒是用砂子炒的,炒出的番薯片要显得膨胀些,但是口感极酥脆,也有用油炸,那是极香的,带着番薯应有的甜味,现在想来还是觉得无比美好。
番薯的品种很多,我们这边的番薯较别的地方不同,红皮黄芯,蒸熟了的番薯黄中带着绿,番薯可以直接生吃,以前有一种红皮白芯的,那种水分极多,也甜,有点像白地瓜的口感。可惜现在已经没有这品种了。
关于番薯美好的记忆似乎停留在青少年时期,从外出以后的日子,就很少吃到家乡的番薯,虽然,超市里也有红薯在卖,却怎么也不是家乡的味道,可能是水土不同,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粮食菜蔬也是如此,水土不同,即便品种相同,种植出来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
随着霜降时节的到来,田野里的农作物也相继进入了收获的阶段,秋风起,去田野里记录一下收获番薯。
到了野外,在田里,有人在挖番薯,看起来动作挺轻松,他说上一年这片田地种的是薏米,今年改种一下番薯,由于土地肥沃,土质比松,所以挖起来也就轻松多了。番薯的藤蔓很长,但挑红薯却是一件开心的事,边拣边装袋,不一会就满了。要将装好的番薯扛上车,只听吱啦一声,袋子裂了,说是袋子脆化了,但我知道主要是番薯沉甸甸的分量在那。这可是一年来的劳动成果,能不重嘛?
现在很少人晒番薯片了,就难见到晒番薯的场景,有点馋番薯了,回家挑了两三只大的,去皮洗净,切块放入饭锅中蒸熟,在以前每次蒸番薯最少占土灶台大锅一半的分量。蒸熟番薯晾在阳台上,这两天有太阳,正好晾晒,没曾想,还未等到成干,就被吃完了,不过还真是好吃,这种经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的番薯,特别甜。看来要完成美食制作,还真是不简单,下次多做些吧。
你是否期待这样的场景?坐在沙发上,聊天喝茶,或者看书,边上摆着些零食,当然这零食不是别的,就是家乡的特产,自然有番薯干,我由衷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