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们这小溪属于闽江的源头,或许会有很多人相信,因为我们处在福建的最北端,但事实却非如此,我们这的溪流恰恰是属于信江的源头,小溪流经盘亭,进入广丰,经过信江后汇集到长江。今天下午去探访一下江西信江在福建的源头,也就是王村。
从村庄往王村的方向是有五公里的路程,徒步是我出行的主要方式。
深秋里,先前还是一片一片金黄的稻田,如今,剩下收割过后的稻草脑儿,还是黄色,只是这黄色显然要淡得很多,村庄门口的稻田里,有几堆不算高大的稻草垛,摆放着,形成一个流畅的圆弧将视线延伸至远方,一直到家门口的竹篱笆边上。几团白色进入视线,那是一群大白鹅悠地行走,一种骄傲的、高昂的态势,有点目空一切,边走还边嘎嘎地叫唤。
薏米已经成熟,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收割。在路上走过,时不时能听到打薏米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嘣嘣嘣,这声音比打稻子的声音要来得脆响些,不似打稻子的声音有些沉闷的。
王村往新兴寺的方向,道路沿溪而建,溪水已然没有了春夏时节的高调畅快,那潺潺的水声似乎低沉了许多,愈往上,溪水逐渐变细变小,因为快接近源头的所在。
从道路到源头的方向是要走一段小路,用老路来形容更合适,满是杂草路面开满了鲜花,叫不上名的,野花多以细小见长,不像家门口种植的花卉,来得那么娇艳,这里的花更多的是平淡朴实,就在一路的鲜花丛间来到一处小瀑布跟前。说小瀑布是比较贴切的,这上下的落差极低。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在瀑布底下形成了一个小潭,潭里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潭底的小石子。忍不住,用双手捧起一剖水,送入口中,感觉有些甘甜,却又清凉无比,想来也是,深秋了嘛!在潭边端起一个石头,朝着水潭中间的位置抛了开去,水花圆形炸开,接连翻开两次后,四溅的水花复又在水面激起小水珠,像夜色中美丽的焰火。这美丽激起了我的童心,再来一次,还来一次,就这样三次下来,才算尽兴。也不知是否有惊吓到潭内的其它小动物,如小鱼、小虾、蟹类,还有我们土话叫石头鱼的,不管了。这才发现我的表现也是没谁能比了。
小路往上,需翻越一处岩石路面,只能小心翼翼,用攀爬的方式上行,才是最直接的。过岩石,是刚才小瀑布的上端,站在岩石上往下看,发觉这个瀑布分两段的,到了春夏时节水势大了,那白色的瀑布会如赤练一般连在一起,这样瀑布就会壮观许多。
往上游的流水来的方向,要穿越一段竹林。水流是沿着竹林从山坳处往下的,一路的崎岖不平,爬了一会,终于看到那水从高处的岩石上流下,这就是源头了吧。原来,源头水都是从山峦间的山坳处一点点汇集,然后往下流的。
听王村人说这一片山林里有三处瀑布,这瀑布应该就是三个源头,只是现在是秋季少水的季节,水流变得细小。在新兴寺后面也有两处瀑布,经村民的指引,爬经一处已然看不到瀑布这种场面了,看来,要看瀑布得到春季或夏季里才行。
下山吧,到明年水势大发了再来,或许能收获更多美好,于是我有了新的期待,就喜欢这样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