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去一次足矣,有些地方却总让人流连忘返。
距离上次采摘野生茶,有一段时间了,这一次又来到这里,只为心中的山核桃。
上源头的大坑源,一个离云朵很近的地方,云雾常在这里流连,或者说,就有云层在这里居住,翩翩然、袅袅婷,想用身体感受、用手心去轻抚这一份美丽,总是让人志不达、心愈趋之,且无怅然若失之态,因为我已经浸淫在这份清新自然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里除了金黄的稻谷外,山核桃同样挺惹人眼球的。徒步几公里来到这里,溪水依旧那样清澈透明,流水沿着山涧的岩石,从高山顺流淌下,落差大处会激起震耳的轰隆,在平缓处蓄起一泓碧绿的小湖,歇息片刻,继续下游,又一次激起朵朵浪花,流水过处有鱼儿的住处,上一次,就曾见到过那状如泥鳅的鱼儿,不知是什么名儿。
自半山腰往上,这是山核桃林的所在,举目望去皆是山核桃树,密密麻麻的。那成熟了的核桃掉落在草丛间、溪水里,之前连续多天的雨势,将掉落的山核桃,连同石块一起裹挟着,下冲,碰撞中,核桃的外壳已然脱落,雨水冲刷后,有些核桃就留在石缝间,满是的。在草坪上捡到的核桃,外壳已经转黑腐烂,用手指抠开外壳,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真是难得,腐烂的东西竟有如此清香。出于好奇心,想了解核桃的内壳厚度,和果肉的口感,用水洗净核桃,选一个尖锐的石头,好不容易砸开内壳,那壳果然很厚,这也理解古人在核桃上雕刻的情景,估计那种经过嫁接的纸皮核桃是怎么都不可行的,被人们当作古玩把弄的核桃莫不是也是这种?看来,之前在书上看到通过转动门轴来轧核桃的事实是存在的,原谅我的孤陋寡闻。
敲开后露出的果肉,呈乳白色,感觉油分充足,吃这种核桃显然是挺费力的,由于壳厚,果肉蜷曲地嵌在核中,不用牙签等细长的物件是没办法的,小心翼翼将果肉一点点剔出,然后放入口中,一番咀嚼,核桃特有的香味溢满口腔,吃过别的品种,但无论如何不能与之并论的。
一番捡拾,一番剥壳,已经成果颇丰,再看手指已经留下了劳动的证明,指头呈黄色了,看来,这外壳也是一种特殊的染料,不过,这也没关系,就让这颜色在我身上停留些时日吧。
生活中总充满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变数,敞开心扉去接受,人生才会更加精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