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杨兴 于 2019-7-17 16:12 编辑
宋代名臣徐应龙的文物及遗址: (1)应跡寺(在今浦城富岭殿下村)
据《浦城县志》载:“应跡寺、在渎源,宋徐清叟(宰相)建(约 1240 年)。明嘉靖间,张成瑀捐资重建。寺后有徐应龙墓。万历间修,崇祯八年增修。嘉庆十三年,僧西来重修”。
应跡寺实乃徐应龙子孙读书场所(亦称宗祠)。至解放初期时,应跡寺被用作瑞安村“初级小学”。期间,寺原貌被多次“改造”后大部“变形”。2006年“初小”迁走后,该寺又被用作殿下村作村部至今。2011 年浦城徐氏三贤研究会筹备期间,曾派多人前往殿下村“访古”,发现应跡寺原建筑物已被改造得荡然无存。寺后的徐应龙墓只有墓址(墓前石阶等依然可见),而墓碑却由殿下村村民徐世华另行保存(竖立于村路口至今)。在偌大的“应跡寺”址中,如今,只有数百年前种植的两棵“罗汉松”古树,还凄然地耸立在“操场”的北端。历经数百年,且经多代人几度重修的古迹,竟落如此境遇,实令后人惋惜。 为修复古迹(包括宋代尚书徐应龙古墓(800 年)),2013年间,我们曾多次找了富岭文化站,其站长也曾两度陪同我研究会人员前往实地考察,但因未得有效支持而至今无果. 其实,徐应龙(吏部尚书)及其子徐荣叟(宰相)和徐清叟(宰相)皆为宋代名臣,<<宋史>>中都有<<传>>专门记载.浦城殿下村能出如此重量级的历史人物,是浦城的骄傲.更是殿下村的骄傲.其文物和遗址理应受到保护并得到修膳! 注:今殿下村部所在地即当年之应跡寺殿下,故名"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