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体盘旋的水泥路面,一直延伸着,那是往仙阳高洋村的方向,过竹林,耳畔响起阵阵松涛,森林植被以松树为主,夹杂着杉树。复又往上,当远处传来流水的声音,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瀑布,远远望去,那瀑布如银色的链子悬挂在峭壁悬崖上,瀑布的存在,无疑给大山增加了些许灵动的气息,采用轻快的步伐去靠近瀑布,一切才变得清晰起来,由于冬季气候有些干旱,水势不是很大,但流水下落时,还是在崖壁上激起沫状的飞雾。
继续往里,仍旧是上坡,进入大山的深处,仿佛超越时空来到春季,这是另一番天地,本来在清明时节才开的杜鹃,竟自顾自美丽绽放着,和边上那火红的树叶一起,点缀着翠绿的山体。冬天里,候鸟已经迁徙去更南更暖的地方,但这里似乎不一样,鸟叫声时起彼伏的,清脆极了,和山间的潺潺流水声应和着,透着一股子和谐的味道。
再往上则能听到鸡叫鸭鸣,也就到了高洋村,和别的村庄差不多的是,村庄还是显得有些安静,偶尔,在路边、在田间地头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各自忙活、讲古的人儿,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村庄属于比较传统的那种,除了主道是水泥路面外,小路都是用溪石或开山石铺就,一直延伸至自家门口。
下午天气还好,有太阳,一些人家的门口晾着萝卜、辣椒,还有其它的,如衣服、瓜类。
村中的房屋建筑要论古朴些的,那得数土木结构的了,问及一位老人,老人说,这种房屋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多为房屋正门一侧木结构,另外三侧为土夯墙,后一些盖的也有用砖砌。
沿小路走着,几棵柿子树吸引了我,柿子叶早早就已经落光,剩下火红的柿子,琳琳琅琅挂在枝头,枝干颇高,普通的竹竿显然是够不着的,因此,柿子都是自然掉落,就所谓的瓜熟蒂落吧,不过,这要是在多年以前,也轮不到有柿子还能留到冬天里,那会儿的年轻人都在家中,早早的,在秋天柿子就被“糟蹋”完了,现在,曾经的年轻人已近垂暮之年,自然少有气力去对付这些柿子了,或者说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不等着那几个柿子解馋了,留着就留着吧。起码看起来还挺不错,遇到有太阳的天气,那阳光铺在柿子上,柿子火红火红的,不挺好嘛!
走到树底下,随手捡起一个柿子,已经干瘪干瘪的了,树上还有好些个,等树上的柿子掉光了,距离家中的年轻人回来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