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29 23:13:46

陈源村前忆张巡(散文)

本帖最后由 残荷听雨 于 2014-10-30 09:53 编辑

陈源村前忆张巡(散文)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们在水北街镇陈源村发现了一座清代所建的供奉中唐名将、“安史之乱”时期著名讨叛英雄张巡之庙。    浦城县是文物大县,曾因发现猫儿山商代窑群和管九村周代土墩墓群而蝉联2005年和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次新发现的张巡庙(卫灵侯庙),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水北街陈源村正中,庙宇坐西朝东,青砖黛瓦,为单进合院式建筑,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大门位于主殿前廊右侧。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天井、大殿。戏台内顶覆八角形藻井,天井两侧为上下层看楼。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带前廊。明间抬梁减中柱,随脊檩有纪年“大清同治甲子三年岁次辛未六月十五辰时”。门楼两柱一间一楼式,上、下枋之间立竖形石匾一方,楷书阴刻“昭卫灵侯”四字。上枋浮雕“一路连科”,下方浮雕“万字不间断纹”,匾左右字碑浮雕“鲤鱼跃龙门”。大门青石合砌,四围青砖马头墙。大殿正中供奉张巡及其妻柳氏塑像,下方两旁供奉雷万春、南霁云塑像。建筑左侧有半圆形池塘一口,右侧石砌道路下为绕村溪流,一石砌石拱桥横跨溪流之上。整座建筑古色古香、雄伟庄严。    据《唐书》、《辞海》载:张巡(709年——757年),唐邓州南阳人,开元进士,历任清河、真源二县令。安史之乱爆发后,其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降敌,但他仍坚守而不屈。当睢阳太守许远告急时,他毅然率兵救援,与许远一道坚守睢阳这一军事和经济要地,诏拜御史中丞。安禄山叛军至,张巡、许远激励将士英勇杀敌,日接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共进行大小四百余战,杀叛军十二万人,有力地阻止了叛军侵扰江淮。后被困,数月不解。粮尽初杀马食、后掘鼠罗雀以至杀妾与士卒食。时贺兰进明为节度使,屯临淮。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搬请救兵。贺兰忌巡声威,坐视不救。城陷,张巡被执。贼以刃胁巡降,巡不能屈,与部将南霁云、雷万春等36人同时遇害,时年49岁。许远也在押送洛阳途中被杀。张巡殉国时,身首支离。芮城、邓州和睢阳三地皆招魂而葬。    张巡是中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其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智谋超群的指挥才能,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身先士卒、舍身保国的无畏精神,均为后人所景仰。张巡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雍丘、宁陵、睢阳三次作战中。特别是在坚守战略要地睢阳中,张巡虽自知兵微将寡,但却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那里,使叛军始终没有染指江淮。在两年的艰苦防御中,张巡不但牵制和歼灭大量叛军,有力地阴止了叛军向江淮方向的发展,而且确保了唐王朝江汉漕运的畅通,保护了唐王朝的财赋和交通运输线,使江淮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同时还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安史之乱的最后胜利,与张巡的卓越指挥是密不可分的。    张巡壮烈牺牲后,朝廷昭封卫灵候。道教封其为“宝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司马圣王”,亦称“斩鬼张真君”,附神有许远,南霁云、雷万春、雷海青及张巡妻刘氏、妾柳氏等。为纪念张巡功绩,各地纷纷立庙祀之。张巡好友李翰在张巡牺牲后撰写了《张中丞传》,上书唐肃宗。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亦撰写了著名的《张中丞传后叙》,以表彰张巡、许远等的历史功绩和民族气节。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陕西省周至县,由终南镇所辖的甘沟、解村、三湾等十三个村堡联合举办的“老王会”庙会,祭祀的孝王就是唐代的两位爱国英雄——张巡和许远。后来,南迁入闽的中原先民亦把这一习俗带入福建。莆田一带的民众,把张巡尊奉为司马圣王,尊为保境安民的神。至于浦城陈源村的张巡庙是境内民众还是南迁的张姓后裔所建,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原载《闽北日报》(标题有修改)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29 23:32:01

欢迎赏读!

red007 发表于 2014-10-30 07:25:28

{:soso_e189:}

春雨秋风 发表于 2014-10-30 08:12:00

英雄总是令人敬仰的,他们保家卫国,忠君尽职,值得后人纪念,百姓更不会忘记,所以立庙祀奉。

boat 发表于 2014-10-30 08:41:54

楼主文章一发表,看来庙宇难保!那些文物贩子已经垂涎三尺了{:soso_e111:}

曾经沧海 发表于 2014-10-30 08:52:18

{:soso_e100:}

一窗羽声 发表于 2014-10-30 09:04:28

张姓后辈敬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09:55:13

red007 发表于 2014-10-30 07:25


谢谢赏读!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09:57:02

春雨秋风 发表于 2014-10-30 08:12
英雄总是令人敬仰的,他们保家卫国,忠君尽职,值得后人纪念,百姓更不会忘记,所以立庙祀奉。

春雨先生说的极是!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10:02:16

boat 发表于 2014-10-30 08:41
楼主文章一发表,看来庙宇难保!那些文物贩子已经垂涎三尺了

该建筑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人敢动!请放心。谢谢关心!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10:03:55

曾经沧海 发表于 2014-10-30 08:52


谢谢沧海先生赏读!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10:05:11

一窗羽声 发表于 2014-10-30 09:04
张姓后辈敬

有可能吧!谢谢赏读!

曾经沧海 发表于 2014-10-30 11:52:22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10-30 10:03
谢谢沧海先生赏读!

客气

浮盖闲云 发表于 2014-10-30 14:22:22

拜读老师美文,老师辛苦{:soso_e179:}

吾道太极 发表于 2014-10-30 17:42:56

探寻历史,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陈源村前忆张巡(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