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浦城 清代浦城大事记_《浦城县志》
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明唐王朱聿键经浦城抵福州称帝。八月,郑鸿逵受朱聿键封为定虏侯,出师浙东,在浦城托辞候饷,驻仙阳镇逗留不进。
顺治三年
六月,明总兵郑芝龙尽撤闽隘水陆防兵,仙霞路200里间无一人。是年八月,清征南大将军博洛率军入闽,直下浦城。守浦城巡抚御史郑为虹纵民出走,自己与治饷兵科给事中黄大鹏、延平府知府王杰、后军都督洪祖烈等守浦城,均为清兵所执遇害。
顺治四年
二月,筋竹、梅溪等地农民反清队伍袭击浦城。驻防浦城提督东营副总兵李绣率兵镇压。在万安桥畔斩捕千计,又在梅溪斩首领常甫、郑秀等9人。南明郧国公王祁攻下郡属各县后,率兵数万乘胜进逼浦城,与清兵在九秋桥和陂头激战,王祁败退。
顺治七年
疏浚猴狲井,分二流引导入城,注入日月池,以供消防和生活用水等。
是年,浦城驻参将1员,标兵1000名。
顺治十一年
八月,增设浦城枫岭营。
长汀三州驿迁浦城称小关驿,上杭蓝屋驿迁浦城称柘浦驿。
康熙十三年(1674)
四月初三,藩王耿精忠部队前站经浦城枫岭入浙江界。
康熙三十五年
建宁府督粮通判兼署浦城县事阎有冯,恢复大当里役、点收柜头、杠差、杂派等,勒索百姓,时人称他是浦城第一大害。浦城士民张士谋等到督辕控诉,五月初九,督宪下令永远禁革,七月在县门立禁碑。
康熙五十五年
六月,在西关大草桥址兴建石桥,建成时,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告假回安溪经浦城时,为之题名曰“万寿桥”。
雍正七年(1729)
浦城官府奉令纠正乡音,将在县西登瀛坊的天主堂改建为正音书院,教习官话。
雍正十三年
闰四月,中营守备驻浦城,浦城所辖二渡、盆亭、木城三关及雁塘、忠信二塘俱归枫岭营守备管辖,所有原防兵一并撤回府城。
十月,工部议准开浚南浦溪,修筑□道,立柱指航。
乾隆二十八年(1763)
浦城官府在越王山麓创办南浦书院。
乾隆六十年
全县21947户,175576人。
乾隆(1736~1795)间
陆耀《烟谱》载:“烟草,处处有之。……第一数闽省,而浦城最着。彼土者嗜者连食不过一二筒,筒不过三四呼吸。”
浦城商民在福州南台越王山麓捐建浦城会馆。
嘉庆《新修浦城县志》称:自乾隆以来,山民和棚民“焚山而樵,掘根株种苞谷,泉竭苗枯,土松溪积,旱liáo可虞”。
嘉庆三年
浦城祝乾封、缔封偕侄昌泰、昌瑞捐献长兄祝荣封遗产给南浦书院,计有房屋20座,店屋10座,年收屋租银553两,租钱70千文。南浦书院年收入成倍增加,规模扩大。梁章钜后称:“综吾闽数十州邑书院之盛者,必以南浦,次鳌峰。”
嘉庆五年
六月二十五日夜,大雨,泉山水陡发。二十六日南浦溪水涨高2丈多,县城自龙潭门以南,南浦门以西,至迎远门,城垣冲塌280余丈,淹死数千人。
嘉庆十二年
长乐人礼部主事梁章钜因病请假回乡,应浦城人刑部侍郎祖之望邀请,任南浦书院讲席前后达7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后,又侨居浦城4年。在浦城期间撰成《东南峤外诗文钞》、《南浦诗话》、《归田琐记》、《楹联续话》等。
嘉庆十五年
浦城祝乾封妻徐氏独力捐银5.04万两修筑城关全城。修城时发现宋嘉熙二年(1238)建宁太守王埜《建社稷坛记》碑,为此建宝宋亭护碑。
嘉庆十六年
zuǎn成《新修浦城县志》40卷,被称为浦城县志的善本。知县黄恬为主修,告养归里的祖之望为总裁,梁章钜为协裁,进士朱秉鉴为总修。
封赠的温州同知浦城人祝昌泰与祖之望、梁章钜在祝家留香室(藏书处)校刊《浦城遗书》,共刊印14种110卷。
嘉庆十七年
祖之望任刑部尚书,为福建籍清朝尚书第一人。
道光二年
内阁庆保覆勘封禁山情形。道光皇帝谕:“浦城所属之张村地方再设张村汛,设兵五名。”并责成浦城知县按月分巡一次,道府按季巡一次。
道光六年
钦差祁隽藻经浦城西阳寺,题额匾“夕阳寺”。回京上奏后,降旨在此建“十方祝圣道场”,御赐“万善戒坛”匾,夕阳寺遂成闽北丛林。
咸丰三年(1853)
全县27769户,200150人。
咸丰七年
二月,太平军由江西入分水关,围郡城。浦城知县韩湛下令城乡举办团练,修备战守。
咸丰八年
二月十八日,杨辅清率太平军10万余人进入浦城县境,十九日直逼县城。二十一日酉刻攻占县城。六月初,石达开部九公子率太平军由塔岭入境,与杨辅清部发生冲突。石达开闻讯,亲率10万余人由龙泉分路进军浦城。六月初七杨部撤离浦城从二渡关进入江西,石达开亦由北乡返回浙江。
咸丰(1851~1861)间
浦城厚朴颇负盛名,运销福州、广州。
同治三年(1864)
全县18485户,127370人。
同治四年
浦城设厘局,征收厘金。
同治五年
九月上旬,浦城会党活动颇烈,皇谕严肃惩治。
同治九年
十二月中旬,浦城与崇安交界的黄柏山、铁厂山一带有斋教活动,斋教首领张燮理与朱葛亮在江西结为兄弟,约期围攻浦城,后被镇压。
光绪九年(1883)
在后坊创设电报局。苏州至广州的有线电报线路经此。
光绪十五年
盐官黄波欺压盐贩,激起民愤,被打重伤后死,官府处死百姓13人。
光绪二十六年
五月末,大雨连降二日三夜,至六月初二,溪流暴涨2丈余。迎远门外店屋扫荡成墟,龙潭门左城垣被冲缺数丈。
六月十四日,九牧拳师刘志标率农民起义,攻下渔梁守备署,转战浙江,攻下江山、常山,队伍扩展达万人,围攻衢州失利。七月,在清军的围剿下失败。
是年,基督教传入浦城,并传入西医。
光绪二十八年
浦城艺人项长弟与富户杨登泉合办“兴浦新班”,是浦城自办的第一个赣剧班。
光绪三十年
十一月十九日,县设邮局。
是年,日本三五公司在浦城设樟脑局,光绪三十三年英商安巴乐亦设樟脑局。英商在永平滥伐古樟,永平农民群起反抗,打伤局长周道明。但未能阻止外商滥砍樟树,至民国7年(1918),樟树绝大部分被砍伐。
县在南浦书院、西山书院各办1所两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
知县马立礼和乡绅倡捐千余金,从浙江购桑苗数万株,分发城乡联董,劝人就隙地种植,但成活很少。
县创办职业传习所,制造机架,教织斜纹布、洋肚巾,数月后停办。
光绪三十二年
春,新任署县事裴汝钦严惩恃天主教为护符而横行的马叮当等人。
是年,西乡黄盛鸣穿西服、剪辫子。
光绪三十三年
五月,县绅捐资创办“去毒支社”,戒吸鸦片,至宣统二年(1910)七月,戒断627名。旋奉文官绅合办禁烟所,“去毒支社”停办。
光绪三十四年
春,县设立劝学所。
十二月,成立浦城县商务分会。
是年,全县41546户,177725人。
宣统元年
浦城举行第一次省咨议员选举。初选当选的有13人,复选时,孟思培当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并推举为驻局议员。宣统三年,李迪hú当选为省咨议局议员。
县创办师范传习所。
宣统二年(1910)
四月,成立浦城农会,次年改选未成,遂停。
是年,县设警察局,并办警察教练所。
宣统三年
九月十九日(11月9日)福建革命党人起义,福州光复。十月初五(11月25日)清浦城县知事谢刚国剪长辫,着操衣,电省拥护,得继任浦城县知事。
:111: :79: 是年,日本三五公司在浦城设樟脑局,光绪三十三年英商安巴乐亦设樟脑局。英商在永平滥伐古樟,永平农民群起反抗,打伤局长周道明。但未能阻止外商滥砍樟树,至民国7年(1918),樟树绝大部分被砍伐。
页:
[1]